醫療器械(Medical Device)是指直接或者間接用于人體的各種儀器、設備、診斷試劑及其校準物、各種手術或非手術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其中包括所需要的計算機軟件,如血液細胞分析儀、核磁共振等醫院常用醫療器械。其實,醫療器械還可以細分為心血管器械、骨科器械、IVD器械等很多個子類目,或者,按照國家器械分類方法,分為I類、II類和III類。分類方法不同,所涵蓋的醫療器械自然就是不同的。
醫療器械翻譯的特點
1. 含有大量的醫學專業術語。這些術語通常包含器械名稱(如:心臟復律除顫儀)、手術名稱(如腹股溝疝修補術)、治療方法名稱(腹腔鏡手術)以及檢查診斷名稱(如多普勒超聲);除此之外,還涉及多個專業學科的大量術語,比如電生理、電化學、機械學… …
2. 含有大量長難句。毫不夸張的說,經常會看到四五十個單詞一句話的時候,有時偶爾能看到百十來個詞為一句話,且實際操作中,句子間不是像課本句子那樣有很明確的連接詞或者關系詞,真的是憑借上下文和文章主題進行翻譯的。
3. 很多被動句。因為此類翻譯的主體是醫療器械,所以句子多以器械或手術為主語。
醫療器械翻譯原則
1. 忠實。此類翻譯多以報告、政府文件、文獻論文為主,因此不像文學翻譯那樣常需要根據語境改譯。這種專業類內容,務必忠實原文。
2. 通順合理,邏輯嚴謹。雖不需要華麗的辭藻堆砌,但文通理順是一定要有的,且此類文章多是一環套一環,結構明確。
想想看,前面說某個申報器械與其等同器械性能、組件、材料都一致,要證明申報器械是安全可靠的,但下面突然間得出結論,說“等同器械安全可靠,其風險與預期受益相比可接受”,這顯然是錯的。(通常是證明申報器械與等同器械相似,因等同器械已經上市,申報器械也是安全可靠可以上市的)
3. 遵循行業術語。此處的術語不單指器械名稱、手術名稱等專有名詞,還包括行業申報或國家發布的行業標準或指導原則中的內容。比如,Subject,一般會翻譯成“受試者”(指接受試驗的患者),因為GCP(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中明確使用了“受試者”,如果使用了受試患者、試驗病人、受試病人..等,肯定是錯的。所以,平時一定要多查多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