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翻譯作為專業翻譯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保障醫療器械的正確使用和患者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翻譯過程中,由于醫療器械的專業性和復雜性,翻譯錯誤時有發生。本文將詳細探討科普醫療器械翻譯中的常見錯誤,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以期為翻譯工作者提供參考。
一、常見翻譯錯誤類型
1. 術語翻譯不準確
醫療器械領域涉及大量專業術語,術語翻譯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整個文本的質量。常見錯誤包括:

- 直譯導致誤解:例如,將“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ICD)”直譯為“植入式心臟轉換-除顫器”,而更準確的翻譯應為“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
- 術語混淆:如將“angiography”誤譯為“血管造影術”而非“血管造影”。
2. 句子結構錯誤
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技術文檔通常包含復雜的長句,翻譯時容易出現句子結構錯誤:
- 主謂不一致:例如,“The device should be checked and the batteries replaced regularly”誤譯為“設備應檢查,并且電池應定期更換”,正確的翻譯應為“設備應定期檢查,并且電池應定期更換”。
- 語序不當:如將“The patient should be monitored for any adverse reactions”誤譯為“任何不良反應應對患者進行監測”,正確的翻譯應為“應對患者進行監測,以發現任何不良反應”。
3. 文化差異導致的誤解
不同國家和地區在醫療器械的使用和認知上存在文化差異,翻譯時需特別注意:
- 使用習慣不同:例如,某些醫療器械在歐美國家的使用方法和在中國可能有所不同,翻譯時需考慮本地化。
- 表達方式差異:如某些警示語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達方式不同,直譯可能導致誤解。
4. 數量和單位錯誤
醫療器械文檔中涉及大量數據和單位,翻譯時容易出錯:
- 單位換算錯誤:例如,將“5 mg”誤譯為“5克”,正確的翻譯應為“5毫克”。
- 數字表達不一致:如將“1,000 units”誤譯為“1000單位”,正確的翻譯應為“1,000單位”。
5. 法律和法規差異
不同國家的醫療器械法規存在差異,翻譯時需特別注意:
- 法規條款誤譯:例如,將美國的FDA法規直接套用到中國,而中國有CFDA(現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特定要求。
- 合規性表述錯誤:如將“CE marked”誤譯為“CE認證”,正確的翻譯應為“CE標志”。
二、防范措施
1. 加強專業術語的學習和積累
- 建立術語庫:翻譯工作者應建立并不斷完善醫療器械專業術語庫,確保術語翻譯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 參考權威資料:翻譯時應參考權威的醫療器械詞典和行業標準,如《醫療器械術語詞典》、《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
2. 提高語言駕馭能力
- 掌握復雜句型:翻譯工作者應具備較強的語言駕馭能力,能夠準確理解和翻譯復雜的長句。
- 注重語法細節:在翻譯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主謂一致、語序等語法細節,確保句子結構正確。
3. 注重文化差異和本地化
- 了解目標市場:翻譯前應充分了解目標市場的文化背景和使用習慣,確保翻譯內容符合當地實際。
- 進行本地化處理:對于警示語、使用說明等,應根據目標市場的文化差異進行適當的本地化處理。
4. 嚴格校對數據和單位
- 多次核對:翻譯涉及數據和單位時,應多次核對原文和譯文,確保準確無誤。
- 使用專業工具:可以利用專業的翻譯輔助工具,如CAT工具,進行數據單位的自動校對。
5. 了解相關法律法規
- 學習法規知識:翻譯工作者應學習和了解目標市場的醫療器械法律法規,確保翻譯內容符合法規要求。
- 咨詢法律專家:對于涉及法律法規的翻譯內容,可以咨詢相關法律專家,確保翻譯的準確性和合規性。
6. 建立多級審核機制
- 初譯審核:初譯完成后,應由具備相關經驗的翻譯人員進行初步審核,發現并糾正明顯錯誤。
- 專業審核:由醫療器械領域的專家進行專業審核,確保術語和技術的準確性。
- 終審校對:最終由資深翻譯人員進行終審校對,確保整體翻譯質量。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術語翻譯錯誤
原文:The patient was implanted with a pacemaker to regulate his heart rhythm.
誤譯:患者被植入了一個起搏器來調節他的心臟節律。
正確翻譯:患者被植入了一個心臟起搏器以調節其心律。
分析:誤譯中將“pacemaker”直譯為“起搏器”,雖然不算錯,但更準確的翻譯應為“心臟起搏器”,以符合專業術語的表達習慣。
案例二:句子結構錯誤
原文:Before using the device, the operator must read the manual carefully and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誤譯:在使用設備之前,操作員必須仔細閱讀手冊,并遵循指示。
正確翻譯:在使用設備之前,操作員必須仔細閱讀手冊,并嚴格按照指示操作。
分析:誤譯中“遵循指示”較為籠統,正確的翻譯應強調“嚴格按照指示操作”,以符合醫療器械使用的嚴謹性。
案例三:文化差異導致的誤解
原文:The device is intended for single use only and should be disposed of according to local regulations.
誤譯:該設備僅限一次性使用,應根據當地規定進行處理。
正確翻譯:該設備為一次性使用,請按照當地相關法規進行廢棄處理。
分析:誤譯中“處理”較為模糊,正確的翻譯應明確為“廢棄處理”,以符合中文表達習慣和法規要求。
四、總結
科普醫療器械翻譯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翻譯過程中的任何錯誤都可能對醫療器械的使用和患者安全造成嚴重影響。翻譯工作者應加強專業術語的學習,提高語言駕馭能力,注重文化差異和本地化處理,嚴格校對數據和單位,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并建立多級審核機制,以確保翻譯的準確性和高質量。通過不斷積累經驗和改進方法,可以有效防范翻譯錯誤,提升醫療器械翻譯的整體水平。